更新:2025-01-19 03:01
首映:2006-04-15
年代:2005
时长:
语言:中文
评分:7.2
观看数:82218
热播指数:92
来源网:麻花影院
“泥鳅也是鱼”饱满的爱情片 关乎尊严的命题
杨亚洲重复着东京电影组委会的那段评语:“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作品,《泥鳅也是鱼》这部影片其实应该得到最佳影片、最佳导演、最佳男主角、最佳女主角四大奖项,最后我们把最佳艺术贡献奖颁给这部影片!”
借着东京电影节,杨亚洲的新片《泥鳅也是鱼》才逐渐跃入国内观众的视野,这部以反映民工生活状态为题材的影片虽然名字俏皮,内容却不乏沉重。杨亚洲对自己擅长题材的准确把握以及倪萍大脱窠臼的
表演,让这部影片最终获得了最佳艺术贡献奖。昨日的电话中,一向不善言辞的杨亚洲导演的那个兴奋劲显然还没有过去,中途竟然激动得失语。
没报名就入围
杨亚洲告诉记者一个秘密,他最初其实并不知道自己的这部影片报名参加了东京电影节,后来才知道是投资方把自己还没有完成的“毛片”刻了一张光碟带到了日本,交给了东京电影节组委会。这张光盘一直静静地躺在组委会的桌子上,一个偶然的机会,一位工作人员想看看这张光碟里到底是什么,放进电脑上一看,马上就被吸引住了。不久,这部影片就正式被确定为参赛片。当时,杨亚洲很纳闷
题记:
那段关于黄碟的台词可以进入中国电影史,我们端庄的袍子下沾满虱子,想起凌峰和曹胖子在上海的一次对话,更想起老痞子的一句名言:哥们就喜欢俗的
――――卡夫卡·陆(KavkaLu)
[img]http://image2.sina.com.cn/ent/d/2005-10-24/U1512P28T3D873809F326DT20051024113355.jpg[/img]
我们无法说,因为表述是一种灾难
在中国处理现实主义题材需要智慧,作为导演杨亚洲动了一些脑筋
于是,紫禁城和农民工就有了对话,电影里有着中国最大的裸浴场景里,当阳光洒进窗棂,杂草熠熠发光,而倪萍阿姨不脱衣裳。
将生活还原成“食色”其实非常艰难,许多条条框框让你无法让生命欢畅,在紫禁城倪大红那一嗓子的酸曲我想起了多年前《老井》里瞎眼民间艺人那段话:哈哈哈,毛主席…翻身!咋地,20年以后我们却满嘴荤话,看来,生命就是这样的卑俗,奶奶的,就这样想干!
农民兄弟进城的镜头我老是想起伍迪·艾伦早期影片里的精虫奔跑,皇城唉!扎进去容易吗?他们所有的卑微造就了我们华丽的殿堂,当他们心力憔悴、带着伤病离开他们建造的地方
这是我21年来看得最好的电影了 它比一切爱情片与大片都好 不是故事感人 而是贴近我的心灵 贴近上帝的灵魂 我高兴中国能出来如此伟大导演 我从心里佩服 上帝也是如此 导演说了上帝的想法 把人类的苦难并坚强着的告诉了人类 古老而美丽的北京城 一个离婚女人与一个包工头朴素的爱情 一个老人与一个保母的误解 一个母亲与一对双胞胎的生活 为什么精神境界很高老人在那时会勉强露出微笑 为什么一个农村女人会在老人的蓦地里流下眼泪 而他女儿竟没有眼泪 建筑工地上渺小的人们渺小的故事 聊落着生活的意义 我看完电影感到非常沉重 一个人去了遥远地地方 深刻思考了人类的一些问题 故事是完美的 生活是美丽的 无论主人公多艰辛 我认为那不悲哀 那里有人真正的意义 看了《泥鳅是条鱼》心情都宽阔到彼岸 同时我一直注意着的问题---民工问题 被关注了 我感到微微高兴 我要去那里 我去想过办法 找到最深的答案 天慢慢亮了 路灯泛黄地照在空中 一切静而动的开始 这一天要来了 这样的故事会在我们身边吗? 看看路边的草 看看远去人类 一时找到了方向
- 是个男人就对女泥鳅有企图,不真实
- 吊车吊了房子,居然爬上房子而不找吊车司机,太蠢了,不真实
- 既然潘虹的父亲思想境界高,会对泥鳅满意,不真实
- 男泥鳅的死,不能说没有这样的情况,但是概率很小,不真实
还有很多很多,虽然有可能这些事情都是真的,但是把它们放在一起给人的感觉就是不真实。
总体来说,这个片子的问题是把女泥鳅说的太傻,把女泥鳅说的太好。这么傻这么好的人(还这么有魅力)可能确实存在,但是实在是难以相信,不真实。即便存在,这部片子也不能说描写了民工生活,只能说叙述了一件奇迹。
不过我也不了解真正的民工生活,只是个人感觉而已。
相反,贾樟柯的《世界》让我感觉真实得多。
这部电影是农民工题材,冲这点,大家也可以看看,因为我们对这个群体太不了解了。我看完还是相当感动,特别是前段时间刚出了奥运期间北京欲“劝返”100万农民工的事件。女泥鳅可能太风尚了,所以确实容易让人感到不真实,但吃包子那场戏还是值得称道的。
虽然是感动,但观影人还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,就像导演在表现抢饭、淋浴等等场景时用了很多俯拍的镜头,更像是在展示一种奇观,一种我们未成见过的农民工现实生活图景。所以我们感动和难受是源于被激起的同情心,是我们情绪的宣泄,而非真正站在电影主角——农民工的角度考虑,我们并未参与进去。
对比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,《黑暗中的舞者》,观众已经与艾尔玛合二为一,压抑压抑压抑,随时渴求爆发,最后还是被掐灭了,通身的不畅快,你会发现你根本就没有过对艾尔玛的同情,只是祈祷,发力。这应该是电影带给观众的最高级感受吧!
《泥鳅是条鱼》感动了人,甚至过于感动人,但还是力荐,这个群体确实太被人忽视了。
“泥鳅也是鱼”饱满的爱情片 关乎尊严的命题
转载请注明网址: https://www.jdlawer.com/mahua/34874.html